(资料图)
8月18日,记者从2023年江苏省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上了解到,今年以来,全省民政系统聚焦群众之盼、改革之难、发展之需,用心用情关爱困难群体,不断强化“一老一小”服务体系,持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,9项民政领域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现“时间过半、进度过半”。
弱有所扶、难有所帮、兜住底线,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,关乎困难群众幸福冷暖。今年以来,江苏各级民政部门持续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力度,全省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62.4万人,平均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月823元;保障城乡特困人员20万人,认定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15.3万人,开展临时救助8.3万人次,对116万人次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7443万元。全省共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8.77亿元,分别惠及70.87万人、71.93万人。完善智慧寻亲工作机制,今年前7个月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14029人次,寻亲成功200人。
“一老一小”事关家庭幸福社会和谐,既是家事也是国事。今年以来,江苏加快构建“苏适养老”服务体系,全省共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.8万个,建成运营各类老年人助餐点7284家,累计为近320万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。上半年,全省各地民政部门共摸排走访各类困境儿童11万名,将51.97万名困境儿童纳入保障范围,集中、分散供养孤儿的平均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729元和2069元。
为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,上半年,江苏各级民政部门以统计数据“一套表”、党建民生“两本账”、村级组织工作事项“三项清单”为抓手,切实减轻村级组织负担,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。引领带动全省社会组织共同打造“苏社有为”品牌,上半年,全省社会组织实施乡村振兴项目1011个,累计投入款物2.86亿元,受益人数106万人;社会组织及其会员单位发布招聘岗位7.8万个,开展各类就业服务1755场。全省行业协会商会减少涉企收费1.83亿元,惠及企业5.3万家。目前,江苏志愿服务队伍超过10万支,注册志愿者2200多万人;建成乡镇(街道)社工站1275家,2023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达到合格线的人员达26005人,全省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预计超过12万人。
今年民政领域共承担9项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,全省各级民政部门采取清单化管理、项目化实施、节点化推进等措施,紧抓进度,不断把民生红利落到实处。记者了解到,截至7月底,全省已进行老年人适老化改造1.41万户,进行养老照护床位硬件设施改造1615户,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6400人次,开工改造114个标准化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、535个社区助餐点、940个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;巩固提升101个省级示范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(关爱之家),已建成36个城乡公益性骨灰安放(葬)设施、11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;新创建49个省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示范服务点。
民政工作关系民生,连着民心。省民政厅厅长谢晓军表示,下半年,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将加快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,更高标准服务“一老一小”,大力发展慈善事业,切实把民生实事办到老百姓心坎上,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不断增进民生福祉。
在困难群众救助方面,下半年江苏将持续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,适度调整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;加大临时救助力度,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,开展“先行救助”;加快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建设,形成预警线索,及时发现和救助困难群众,提升救助精准性。
养老服务也有不少利好消息。下半年,省民政厅将系统化部署示范性居家社区网络建设,推动各地全面建立银发顾问制度和队伍,不断提升服务供给精准性;全省接受居家上门服务老年人比例要达到17%;通过改建、增设、挂牌等方式拓展一批老年助餐点。为帮助养老机构更好发展,会上透露今年江苏还将继续实施民营养老机构纾困补贴。同时为了破解养老护理人才队伍瓶颈,江苏省今年7月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养老护理职称体系,下半年,全省将全面开评首批养老护理职称。
在城乡社区治理方面,下半年,江苏将完善村(居)民自治机制,进一步加强村(居)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,修订《江苏省村务公开目录》,以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、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为着力点,开展源头治理、加强制度创新、转变工作作风。完成改造提升和新建300个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任务,做好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工作。
关键词: